凯立博超声涡流联合探伤系统 1. 检测原理与方法 本系统超声波和涡流组合检测的方式实现产品检测需求。超声波采用了12通道,其中8个通道检测内外表面纵横伤,4个通道测管子的外径和厚度;涡流采用了2个通道,检测通孔和表面圆弧底槽伤。 超声波检测探头在检测旋转头带动下高速旋转,同时探测耦合水从旋转头两边夹缝中流入旋转头探头与检测工件之间,对通过管材进行检测。管理系统记录并管理超声波扫查信号,指挥PLC控制系统对管材进行标记和分选。 超声波检测耦合方式:纯净自来水。 2. 技术参数 2.1. 适应范围 2.1.1. 管材直径:Ø12-Ø38mm。 2.1.2. 管长:1500-15000mm 2.1.3. 壁厚:1.5-5mm 2.1.4. 材质: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镍基合金及高温合金管。 2.1.5. 表面粗糙度:Ra≤3.2。 2.1.6. 直线度:≤1mm/m,≤1mm/全长。 2.2. 技术指标(涡流检测) 2.2.1. 检测方式:离线自动化 2.2.2. 缺陷内容:通孔类缺陷、横向圆弧底槽缺陷 2.2.3. 执行标准:GB/T 7735-2016、ASTME426、ASTME571 2.2.4. 质量级别:E3H 2.2.5. 通孔类缺陷: φ12mm*1.5mm规格管,通孔直径1.0mm φ38mm*5mm规格管,通孔直径1.3mm 2.2.6. 横向圆弧底槽: φ12mm*1.5mm规格管,圆弧底槽深12.5%S; φ38mm*5mm规格管,圆弧底槽深12.5%S; 注:用φ6mm的铣在管外表面沿垂直于管长度方向铣出一个圆弧底的横向槽。 2.2.7. 速度:30-70米/分钟 2.2.8. 周向灵敏度:≤4dB 2.2.9. 端部盲区:≤50mm 2.2.10. 信噪比:≥10dB 2.2.11. 漏报率:0% 2.2.12. 误报率:≤1% 2.2.13. 稳定性:≤2dB/2小时 2.3. 技术指标(超声波检测) 2.3.1. 检测方式:离线自动化。 2.3.2. 缺陷内容:内外壁纵横向槽类缺陷、测外径、测厚。 2.3.3. 执行标准:GB/T 5777-2019、ASTME213 2.3.4. 检测探头:聚焦水浸探头。 2.3.5. 探头对工件耦合方式:聚焦水浸法。 2.3.6. 旋转头转速:0-1800 rpm(8UT)、0-3000rpm(4UT)。 2.3.7. 质量级别:GB/T 5777-2019 U2级 2.3.8. 纵向槽伤: φ12mm*1.5mm规格管,外伤,深*宽*长:0.10mm*0.20mm*25mm; φ38mm*5mm规格管,内外伤,深*宽*长:0.25mm*0.30mm*25mm; 2.3.9. 横向槽伤: φ38mm*5mm规格管,内外伤,深*宽*长:0.25mm*0.30mm*25mm; 2.3.10. 测外径精度:0.05mm 2.3.11. 测厚精度:0.05mm 2.3.12. 测厚标准:ISO 10543 2.3.13. 动态周向灵敏度误差:≤3dB。 2.3.14. 重复性:±2dB(不含周向灵敏度管材在同方向动态检测)。 2.* 端头盲区:≤30mm。 2.3.16. 信噪比:动态≥10dB(在确保管材静态噪声回波小于13dB状态下)。 2.3.17. 漏报率:0(单个规格100次)。 2.3.18. 误报率:1%(单个规格100次)。 2.3.19. 稳定性:灵敏度波动≤2dB(设备连续运行2小时后,在管材同方向进入检测旋转头的状态下比较,扣除周向灵敏度影响后)。 2.3.20. 本系统可采用自动追尾检测和单管检测两种模式。